宣化的解释
传布君命, 教化 百姓。 《汉书·宣帝纪》 :“今吏或以不禁奸邪为宽大,纵释有罪为不苛,或以酷恶为贤,皆失其中,奉诏宣化如此,岂不谬哉!” 唐 皮日休 《秦穆谥缪论》 :“夫 重耳 之贤也, 天下 知之,又其从者 足以 相人国。如先立之,必能诛乱公子,去暴大夫,翼德於成周,宣化於 汾 晋 。” 清 李渔 《 奈何 天·锡祺》 :“我们三位都是上帝宣化之臣, 生灵 造福 之主。”
词语分解
宣的解释 宣 ā 公开说出,散布:宣讲。 宣传 。宣战。宣称。宣言。宣叙调。心照不宣。 疏导:宣泄。 古代帝王的大室。 皇帝命令或传达皇帝的命令:宣付。宣召(皇帝 召见 )。宣诏(传旨)。 姓。 笔画数:; 部首 :宀 化的解释 化 à 性质 或形态 改变 :变化。分化。僵化。教(刼 )化。熔化。 融化 。潜移默化。化干弋为玉帛。。 佛教、道教徒募集财物:化缘。化斋。 用在 名词 或 形容词 后,表示转变成 某种 性质或 状态 :丑化。绿化。 习俗 ,风
宣化在河北省张家口市。
宣化区,隶属于河北省张家口市,地处河北省西北部,中心位置约在东经115°10',北纬40°61'。总面积2013.65平方千米。宣化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。截至2021年10月,宣化区辖7个街道、4个乡、10个镇。宣化区政府驻建国街街道。2020年,宣化区常住人口542358人。
夏商,属古幽州。2021年12月,宣化区撤销河子西乡,设立河子西镇;撤销侯家庙乡,设立侯家庙镇。宣化区形成了以京藏、京新、宣大高速为依托,以110国道、112国道为骨架,以农村公路为支脉,畅通有序的公路交通网。宣化区是第13届河北省双拥模范城(县)、河北省森林城市、河北省级整县(市、区)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。
宣化区地形地貌
宣化区中央为宣化盆地,洋河横贯将盆地分为南北部分。北半部通称河川区。盆底边缘至高山区之间,为浅山丘陵区,形成盆地之壁。浅山丘陵区,山丘起伏,沟壑纵横,又间隔成若干小盆地。东北部有赵川盆地和东南高、西北低的庞家堡中低山地;中南部有平均海拔千米以上的深井高寒盆地;南端桑干河两岸呈小珠串式谷地。
山区、丘陵区占全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二,盆地、河川区占三分之一。全区平均海拔900米,最高点凤凰山海拔1997.1米,最低点顾家营镇站家庄村东南部洋河出口处海拔560米,相对高差1437.1米。
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-宣化区
宣化是中国河北省北部一个地级市的名称,其名字来源于古代的一个地名叫做宣化县
宣化县的名字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周时期,当时它是一个属于并州的县份
唐朝时,宣化县先后隶属于太原、神武、赵郡等州
到了宋代,宣化县隶属于真定府,直到明代末年,宣化县被升格为宣化府
清朝初年,宣化府成为直隶总督府辖下的一个府,辖区包括今天的宣化、张北、康保、沽源、尚义等县
1949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宣化府改制为宣化地区,1958年改称宣化县
1983年,宣化县升格为宣化市,辖区包括宣化区和下辖的四个县(张北、康保、沽源、尚义),是今天的宣化地区
总体来说,张家口的气候比宣化更好。以下是具体比较:
1. 气候类型:张家口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而宣化同样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。
2. 四季特征:张家口市四季分明,冬季寒冷而漫长,春季干燥多风沙,夏季炎热短促降水集中,秋季晴朗冷暖适中。而宣化同样是冬季寒冷,夏季炎热,春秋两季则较短,且干燥多风。
3. 气温和降水:张家口市的气温较为稳定,温差大,降水集中在夏季,冬季降水少。而宣化县的气温变化较为明显,温差较大,降水也集中在夏季,但冬季降水相对较多。
综上所述,张家口和宣化在气候类型、四季特征以及气温和降水方面存在相似性,但在具体细节上存在一些差异。总体来说,张家口的气候更加宜人,更加舒适。
位于: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
宣化区位于北纬40°37′,东经115°03′,东南近临首都北京150公里,西连晋蒙。宣化区辖7个街道、1个镇、3个乡:天泰寺街道、皇城街道、南关街道、南大街街道、大北街街道、工业街街道、建国街街道、庞家堡镇、河子西乡、春光乡、侯家庙乡。
宣化位于河北省西北部,北依明长城,南跨桑干河,腹穿洋河与京包铁路。经济以农业为主,金、铁等矿物质资源丰富。近年工业发展较快,材料试验机厂生产的试验机,多次获部、省科技成果奖。文物古迹有明长城,柏林寺,小白阳古墓群及西阳城遗址等。
战国、秦汉时,天下分36郡,宣化属上谷郡。唐代始置武州和文德县(州县同治),明代为宣府镇,清朝改为直隶省宣化府。解放后,曾属察哈尔省,置宣化市,后改属河北省,直到1963年改市为区,属张家口市。
全区总人口为41万人(户籍人口数39.4万人),其中非农产业人口33.9万人,辖区面积为264.2平方公里。 宣化虽地处燕山丛中,但地势平坦开阔,汇集洋河、柳川河、龙洋河三大水系,水力资源丰富,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,年平均气温7.6℃。
自然资源比较丰富,已发现有开采价值的矿藏达数十余种,煤炭、铁矿石、黄金、膨润土、辉绿岩、富钾页岩、白云岩等储量丰富,城区东郊的宣东二矿煤矿年产原煤30万吨,远景年产原煤100万吨。
全区GDP完成118.8亿元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.6亿元,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21.51亿元,宣化区鼓楼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32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3805元。
经济发展
工业:基本形成了一个以冶金、机械制造、酿酒、电力、化工等行业为骨干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。全区民营企业有830户,从业人员2.01万人,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近千户。
农业:宣化系城郊型农业,以种植蔬菜、葡萄为主,初步形成以精、细、特蔬菜为主导产业,以白牛奶葡萄等鲜食果品为特色产业的两大产业格局。蔬菜种植面积达2.5万亩,年产量达12.1万吨。已有800年栽培历史的牛奶葡萄久负盛名,种植面积5000亩,年产量达1220多吨。2003年,农业总产值达1.42亿元,农业增加值0.77亿元。
财贸金融:宣化古有“商埠”之称,改革开放以来,宣化商贸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,市场繁荣,购销两旺。2003年全区社会消费品总额达到12190万元,居全市前列。全区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达16个。同时,宣化还拥有四星级宣化宾馆和宣化裕华大酒店、宣化得月楼等多家高档次餐饮名店,为宣化的开放开发提供便利,创造条件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,全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15263户,从业人员达27720人,产值达到15970万元,营业额72670万元。辖区内有中行、人行、工行、农行、建行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,可办理国内外一切资金往来业务。
社会事业
交通通讯: 宣化距首都机场仅150公里,110、117和207国道广连全国,京包铁路穿境而过,宣大、丹拉、京张三条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。全区公路硬化率达到95%以上。通讯发达,拥有装机容量10万门的国际国内程控电话网,实现了区、乡镇、村三级与国内数字直拨通讯,移动电话使用户数达7.8万户。
文教科技: 全区设有文化馆、图书馆、剧场、电影院等文化机构,建有电视台、有线电视台各一座,家庭电视和闭路电视普及率达98%以上。全区共有完全中学3所、纯高中1所、初级中学15所、小学49所,幼儿园39所,在校学生达43058人;学龄前儿童入学率达100%,小学生升学率达100%,全部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,教育普及率100%,脱盲率100%。另有中等职业成人学校9所,军地高等学校3所。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959名,其中、高级职称1855名。1995年以来,共获省级科技进步奖8项、市级30多项。
体育卫生:有武术、足球、棋类、乒乓球等11个体育协会,业余体校1所。近年来,全区获全国性各类奖励40多项,省级奖励100多项。全区有医院17个(不包括部队医院),总床位数达到1365张。
社会保险保障:保险业务已有财产险、人寿险等4个险种,承保金额30多亿元,职工劳动保险取得了长足发展。全区有社会福利院1所,敬老院4所,共收养150人。社会福利厂13个,固定资产10242万元,年产值12055万元。
旅游资源
京西第一府旅游区文物古迹众多,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:清远楼、镇朔楼及辽墓壁画;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:拱极楼、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、五龙壁砖雕、旧城垣、时恩寺及辽代壁画墓群二区。此外,还拥有一批如立化寺塔、大北街的马宅和都司街的南宅四合院、六中院内的“武庙”大殿、按院街内的张自忠将军故居、慈清西行时的行宫等人文旅游资源;有9个“京西第一”,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:京西第一钟楼——清远楼、京西第一鼓楼——镇朔楼、京西第一墓——下八里张世卿墓、京西第一砖雕——宣化五龙壁砖雕、京西第一日僧塔——立化寺塔、京西第一石塔——柏林寺石塔以及宣化拱极楼、九龙壁等景观,丰富精深的古城文化、建筑文化、佛教文化、辽代墓葬文化,使人在游览的同时增长见识,开间视野,增强民族自豪感,激发爱国情怀,增进身心健康。游客在这里可以观赏宣化古城的雄姿,体验塞外古城的风土人情。
宣化为历代军事重镇。有“京师锁钥”、‘析京屏翰”之称。《宣化府志》记载:“宣化全境,飞狐、紫荆控其南,长城独石枕其北,居庸屹险干左,云中固结于右,群山叠蟑,盘踞峙列,足以拱卫京师。”明代为九重镇之一,因其地理位置重要和屯兵最多,号称“九镇之首”。从明英宗开始,朝廷向宣府派遣级别高于都指挥使的镇守总兵,佩镇朔将军印,原万全都司最高长官,正二品大员都指挥使,也直接隶属总兵调遣。宣化府军事工事坚固。历代修筑墩台 1948座。据志书记载,仅唐、宋、明、清四个朝代,北方部落经宣化南入的较大战争就达70余次。乾宁元年(894年),太原李克用大举出兵攻幽州,并占领武州。元太祖八年门刀3年),铁木真率兵攻陷宣德。明永乐八年至二十二年(141~1424年),明成祖朱橡五次北伐,驾巡宣府镇地。正统十四年(1449年)六月,蒙古族瓦剌答部也先入侵宣府;崇帧十七年( 644年)三月,李自成率兵攻破宣府,巡抚未之冯-,总兵王承允迎降。在宣化历代战役中涌现出了一批如于谦、杨洪、罗亨信等文武兼备、忘身爱国的忠烈之士。
宣化是文化教育中心。嘉靖七年门528年),建立上谷书院。嘉靖三十五年(175年),开设柳川书院(今宣化一中)。清末民初,文化教育迅速发展,培养了一大批仁人志土。宣化是内地同蒙古进行商品交换的集散地,素有“陆路商埠”之称。明嘉靖年间,宣化开设“马市”,官方以布帛易锡靶马匹、皮张。隆庆元年门567年),宣大总督王崇古再开市场。万历年间,民市已具相当规模。清朝统治稳定后,贸易又趋繁荣。大德泉缸房、太和-店、朝阳楼饭店、-裕茶店、四和顺茶铺等均在这一时期开张。光绪年间,山羊皮褥一度成为宣化销往外地的-商品,并曾向英国、美国、日本等国出口。宣统h年(191年),宣化商号达160余家。
宣化是葡萄城。宣化白牛奶葡萄,已有近千年的种植历史,为河北省名牌产品。传说宣化葡萄的种植来源于张赛。据史料记载,唐朝始种,辽金时推广,明清时全盛。宣化白牛奶葡萄色泽绿中泛乳白,如碧玉晶莹耀眼,脆嫩欲滴,且皮薄肉映汁丰,味道清甜爽口,素有“刀切牛奶不流汁”的赞誉。明、清时期,被列为皇家贡品。1905年和 1922年两次在巴拿马国际物产博览会上荣获金奖。
旅游景点:
宣府镇(今宣化城区)建于明代,是我国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区,特别是镇朔楼(鼓楼),清远楼(钟楼),拱极楼很有特色。建于南北中轴线正中的钟楼(清远楼)有“第二黄鹤楼之美誉”。楼下十字拱门,上悬巨钟重万于斤,据说40里外可闻钟声。
钟楼南面是鼓楼(镇朔楼)。是河北省少存的门楼建筑之一。乾隆亲书的“神京屏翰”匾额,悬挂在镇朔楼上。
宣化辽墓在市宣化区下八里村。为辽检校国子监祭酒兼监察御史张世卿的墓。由墓道、墓门和前后二室组成,室内壁画有80平方米,分布于墓室四壁和顶部,绘出行、伎乐、宴饮等活动,描写了墓主人生前是的豪奢生活,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。
墓顶绘彩色星象图,它是以中国古代二十八宿为主,吸取古代巴比伦黄道十二宫之说,组成中外合璧的星图。壁画内容丰富,彩色鲜艳,年代准确,为我国已发现的辽代壁画中所少见。
2020年11月25日,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(区)名单,宣化区上榜。
2020年6月,宣化区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(晋察冀片区)。
2017年12月27日,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确定宣化区为2017年河北省特色产业名县名镇河北省工程机械装备产业名区。
河北省168个县市区面积排行榜
张家口宣化特产有宣化鹦哥绿豆、宣化尜尜枣、东望山口蘑、刘家窑西瓜、鹦哥绿豆、宣化油面窝窝、宣化芸豆、土山洼香瓜、钟楼啤酒、宣化白葡萄、宣化牛奶葡萄、古城猴牌毡帽、宣化白葡萄、拔丝葡萄。
宣化鹦哥绿豆
宣化鹦哥绿豆产于河北宣化地区,色泽碧绿晶莹。宣化鹦哥绿豆适应性强,耐旱,生长期短。颗粒大、色鲜,富含淀粉、脂肪油、蛋白质、维生素及烟酸,有特殊食用及药用价值。可以用来制作凉粉、绿豆糕、粉丝、豆芽等,都是同类产品的上乘。每当盛夏,用以煮粥、汤饮,能清暑除烦,生津止渴。
宣化尜尜枣
宣化尜尜枣产自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河子西乡陈家庄村的特产。尜尜枣别名嘎嘎枣、葫芦枣、呷呷枣,又名脆攸枣,马牙枣。果实小,长葫芦形,极似儿童玩儿的尜尜,两头小,中间大,故称作尜尜枣。宣化尜尜枣是宣化的特产,尜尜枣也叫嘎嘎枣,对中气不足、脾胃虚弱、体倦乏力、食少便溏、血虚萎黄、妇女脏躁等症状的治疗有辅助作用。
东望山口蘑
东望山口蘑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县东望山乡的特产,宣化东望山口蘑菌肉肥厚,质细具香气,味鲜美,营养价值极高,是我国北方草原盛产的“口蘑”之最上品,在国内外都相当的畅销。东望山口蘑,菌肉白色,是直接食用的名贵真菌,主要品种有白蘑、青腿子、马莲杆、杏香等,色、香、味最佳。
宣化区,宣化区无疑是张家口的龙头,长期引领着张家口的发展。近年来,由于宣钢搬迁等多种因素,宣化整体实力下降。但即使如此,宣化在城市建设、商业和遗产方面也不可小觑,仅次于桥东区和许多赖高淮县。